2008年12月30日 星期二

環保痞子論

當代文明社會對於環保的談論與實踐,大抵可以分為以下三種基本類型:
第一類是洞見當代文明根本問題的「價值扭轉型」。此類型是徹底反省文明價值後,透過積極的行動實踐乃至社會法令規範的更張,扭轉過往的迷障,且徹底展現一種新的生活核心價值。這類型的環保是真正的環保實踐,是經由內在的價值轉化,重新思考文明的走向,並且由內而外體現環保的意義、精神與價值。在此類型的實踐下,科技才可能是善的工具。
第二類是當代文明大延續的「人定勝天型」。此類型的核心信仰是人類取代上帝,主宰、征服、統治環境,對自然唯用、算計甚至改造、毀滅。這類型的環保是科技決定的環保,從未(因為不需要)反省文明而遑論扭轉。在此類型的所謂環保實踐下,為解決眼前問題,科技往往成為邪惡的工具,反讓人類一步步陷入更大危機。
第三類是追求流行、講究時尚、附庸風雅的「趨炎附勢型」。有別於第一、二類型的實踐都具有核心價值(一是文明的扭轉,另一是文明的延續),第三種類型最特別之處在於沒有價值、全無信仰的大虛無,此類型的談(或做)環保,不是經過內在的辯證而生,而是一種外在的妝點。這樣的社會活脫脫的是個濃妝豔抹下的異形(或畸型),而科技從來都只是欲蓋彌彰的假髮。
以上三種類型,可以人的穿著形容之。第一類是熟知並依據自我特質裝扮的「品味」;第二類是老子有錢只要更多、更大、更貴、更好的「暴發戶」;第三類則是既乏品味格局亦無錢揮霍,卻仍要做做樣子的「可憐痞子」。據我這幾年的觀察,第三類低格局的「痞子」應有幾個特徵:
1、不知為何而戰,只能膚淺的趕流行、盲從、炒短線。
2、身口分離,所說與所做不一致,常常自打嘴巴。
3、看不到問題核心,未解決問題前先製造新問題。
4、只要求別人,特別是常民百姓,但對政經權貴者絕對沒輒。
5、積小善,行大惡,如同惡人不忘添油香祈求心安。
6、好辯解,但因無知(無從反省)而往往不知所云或答非所問。
7、自以為是,認為做的事很厲害、很偉大,實則很可笑、很痞。
日前,政治大學新聞系四年級同學約我談政府正大肆推動的節能減碳,訪談問題有三:一、對於政府推動『節能減碳十大無悔措施』同時發放消費券刺激消費的看法;二、植樹減碳措施(綠海計畫)的規劃有哪些不足的地方;三、個人減碳與大型建設的推動顯示如何的政策思考模式。
我認為依上列7項特徵進行檢驗,即可明明白白。簡言之,政府的節能減碳完全符合特徵15,若亦符合特徵56的自大好辯,則我願意就教並聆聽如何強辯:
1、請自圓其說節能減碳與消費券的關係(為避免答非所問,請說明消費券的製造生產、政府的發送、民眾的領取與消費過程,到最終垃圾的處理,即將耗費多少能源並產生多少二氧化碳)。
2、無能政府除了要人民無悔(教導人民垃圾分類、關冷氣、不穿西裝,詳請參見十大無悔措施)之外,還會什麼。
3、產業、交通、住商各部門的政策綢繆,包括問題的解決與目標的達成,以及開源節流的能源規劃,政府變革了什麼。
4、放任高耗能、高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產業與公路建設(彰工火力發電廠、台塑煉鋼廠、國光石化、中科四期以及山線蘇花公路),就算全民脫光光又能如何。
5、要談末端贖罪的綠海計畫與無悔措施,請把綠色帳本算清楚。也就是要張揚擦屁股的成就(造林幾公頃、減碳幾公噸、節省多少能源)之前,請先告訴民眾屁股有多髒。
6、請問綠海計畫對農業、農地、農民如何衝擊,而真正讓福爾摩沙歸綠的國土復育為何絕口不談。
環保三論,可以檢驗文明社會的政府、組織、學界以至個人,包括我自己。我們會發現這社會最新流行的環保消費品叫做「節能減碳」,這樣的社會,虛無的徹底且從來不永續。
台灣生態電子報第242期,2008/12/30

2008年12月24日 星期三

同學,你真的太單純了:給參與「台灣農業前觀」演講的同學

如果真要「前觀」,那就需要辯證
而辯證力量的來源正是「異端」

我無法介紹楊儒門先生,但我可以告訴各位為什麼要找他來。第一,正如生態學的核心概念「diversity」,我認知的大學校園生活必須多元、多樣,才可能豐富、繽紛,而這樣的大學教育也才可能培育出蘊含價值、具有思辯能力、能夠劃出自我生命座標的學生,簡單的說,對於自己該(可)作什麼、不該(可)做什麼,清清楚楚。第二,台灣從50年代以農養工,6070年代離農之途伴隨經濟起飛、工商繁榮,80年代起家庭即工廠下的農村污染事件逐一浮出檯面,90年代迄今,經濟起落,但台灣農村、農業、農地、農民一路衰敗、傾頹、滅失、凋零,我疑惑「政府在哪裡?我們又在哪裡?」。所以,請楊儒門先生來的動機很單純,刺激你、我。
演講最後有稍稍火花,這是我所樂見的,開場的目的至少表面上達到了。但火花力道不足,原因是對話沒有交集,既無不同、更無對立,當然無法鏗鏘交鋒。對於「農村再生條例」,楊儒門與提問同學(3位碩士班同學)看的方式與看到的事截然不同。提問同學單純就法論法、依法說法,當然會看見立法意旨的良善目的以及部分法條的好,這部分楊儒門並不反對,但楊儒門洞見的是立法背後的整體社會結構,他知道法律用來規範人,同時知道立法、玩法、弄法的也是人。就這樣不同角度、不同方位,當然看的不同,也說的不同,過往單純至極的楊儒門也只能頻說:「同學,你真的太單純了」。
我想提醒各位的是,社會從來就是一個整體,無法切割,立法過程當然無法避免牽涉政治、經濟、社會諸層面,但當代學術發展的迷障在於專業分殊下建立一套獨立、不沾塵埃的觀點,美其名是客觀、中立,其實是脫離現實的意淫。另外,就法論法的專業者(學者、官僚、學生)在立法的討價還價(沾染塵埃)過程,要為誰說話、要向誰妥協,強勢且合流的政經力量是否主宰一切,恐怕才是癥結。所以,我請各位檢驗2000年農發條例修法的良善意旨,8年後達成了多少,製造了多少問題,農業發達了嗎、農村回神了嗎、農地又怎麼了,追根究底看看立法背後的權力運作,也許你也會聞到惡臭,不再「太單純」。
社會學家馬庫色(Herbert Marcuse, 1898-1979)認為,在現代社會裡,人被馴服為一種單面的思想、行為模式,即是「單面向的人(one-dimensional man)」。而生活世界亦被同化而成為一種合理、穩定與規律的結構,整個社會充斥著由理性界定的「幸福意識(happy consciousness)」,並帶著一種舒適的、平順的、合理的、民主的不自由而心滿意足、心甘情願的被納入體制。現代教育未嘗沒有這樣的問題。
教育的終極價值在於為「未來社會改變、前進的可能」埋下種子,依據經驗值大約15-20年可以看到成果(如同自然演替成為森林),簡言之,如果15-20年後的台灣社會仍然讓人發出「政府在哪裡」的感嘆,專業者仍然客觀的依法論法,顯然教育培育出的是原地踏步、不進則退的新世代,那麼當代的師者(如我)是很失敗的。
單面向的社會很難有「前觀」,要向前走必須有異端啟動辯證。異端會起疑並且質疑,會問「為什麼」與「但是」,會探索與追尋,會發現且嘗試。異端刺探到社會隱晦的痛處,有些人會因此反思,有些人則不舒服而防衛抵禦。楊儒門是異端,將距離中心太近而離真實太遠的我們拉回現實世界。
最後我想說,請別責怪「農民不團結」,那是在責怪整個台灣社會,更是在責怪自己。請問,我們的沈默與農民有何不同,只是我們剛好幸運、幸福的不是農民。而台灣社會長期充斥私領域鬥爭,跨不出公共領域的社會獻身,唉,除非你恰好受害,否則都是沈默的串謀者。
演講結束,我必須負責的告知各位因緣、觀察與思考,同時感謝各位的參與。而辯證才剛要開始。